城市综述
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,北临京都,东与津门交界,南接沧州,西和古城保定毗连,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,环渤海腹地,享有“京津走廊明珠”和“连京津之廊、环渤海之坊”等美誉。1989年4月,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,现辖广阳、安次两个区,三河、霸州两个县级市,大厂、香河、永清、固安、文安、大城六个县,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,主城区面积54平方公里。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80.6亿元,同比增长6.8%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73.1亿元,同比增长13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1.5亿元,可比增长9.8%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1.8亿元,同比增长7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0.4亿元,同比增长11.2%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474元和15487元,增长8.2%和8.4%。
区位优势独特。廊坊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,位于京津两个国际都市之间,所辖 10个县(市、区)全部与京津接壤。素有“京津走廊、黄金地带”之称。市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,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,距首都和天津两大机场70公里,距天津港100公里,且紧邻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。7条高速公路,5条铁路干线穿越境内,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,是中国铁路、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。
历史源远流长。4000年前“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”,“安墟”即为今天的安次区。现地域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封疆,秦时分属渔阳郡、广阳郡,汉、唐时属幽州、蓟州,宋、辽时属河北东路、南京道,元时属中书省,明时属顺天府,清时属直隶。清朝末年,义和团曾在此取得抗击八国联军的“廊坊大捷”。解放初期称天津专区,1969年行政中心由天津迁至廊坊,1974年改称廊坊地区,1989年撤地设市,实行市领导县的行政体制。
人文艺术繁荣。廊坊名人辈出,涌现出西晋文学家张华、唐代大诗人王之焕、“小事糊涂、大事不糊涂”的北宋名相吕端、宋代大文学家苏洵、元代名相史天泽、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、刘七等,闻名中外的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、著名的京韵大鼓“白派”创始人白云鹏等一大批优秀代表人物都在廊坊的大地上留下了足迹。高亢粗犷的燕山大板始创于三河,古朴纯正的西河大鼓始创于文安,婉转苍劲的京韵大鼓始创于安次,屈家营音乐被誉为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。廊坊是龙凤文化发祥地之一,有众多关于龙凤文化的民间故事,传说歌谣和民风民俗,2011年8月廊坊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“中国龙凤文化之乡”。
自然、旅游资源丰富。98%的区域为平原,土壤肥沃,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。地处海河流域,水系比较发达。地下蕴藏着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、地热、石灰岩、白云石、硬铁矾土等矿产资源,储量丰富,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。廊坊不仅是京津的腹地,更是非国有经济大有作为的城市。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旅游经济,人才经济和新兴技术经济等。按照“把廊坊打造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体验和旅游目的地”的目标,以优质的现代旅游资源为基础,依据“会展、休闲、度假”的定位,大力发展以“一线、三城、九大特色、十大景点”为主的现代旅游,初步形成了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六大要素较为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。
生态环境优美。廊坊是全国首家全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家示范区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,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行列,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。2016年,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.97%,绿地率42.65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.0平方米。
协同发展取得新进步。严格落实管控要求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对京冀交界地区和雄安新区周边地区的管控政策,北三县严格执行与北京城市副中心“统一规划、统一政策、统一管控”要求,积极配合编制通州与北三县整合规划;环京六县(市、区)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(市)实施最严格的规划、人口、产业、生态和房地产等管控措施,全市域除大城县外商品房实施严格限购。积极做好地方服务工作。配合编制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,扎实做好北京新机场供油、空管工程等项目建设地方工作;全力完成白家务水源地迁建、天堂河改移工程;实质启动和扎实推进新机场回迁区安置房建设,依法明确建设主体,建立健全相关机制,完成了村庄拆迁,具备了全面开工建设的条件。主动做好京雄、廊涿、城际铁路联络线等轨道交通和新机场北线、唐廊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,津石高速廊坊段开工建设。主动加强对标对接。强化规划对接,聘请编制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、雄安新区规划的知名专家和设计团队,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。强化产业对接,严格落实《河北省京冀交界地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》,严禁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、中低端第三产业项目。强化高端项目对接,中安信碳纤维一期正式投产,中信国安影视中心建成投用,京东跨境电商保税区北方中央仓、中关村互联网文创廊坊园加快建设;大兴、北辰、廊坊“一十百千万”教育协同工程深入推进,永清北大附属廊坊益田实验学校开工建设,京廊中医药协同发展“8·10”工程深度合作。强化主城区功能对接,强势启动30个城中村、9个危陋住宅区拆迁改造,拆除面积1.6万亩,为优化交通、产业布局、大气污染防治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新空间。实施了艺术大道贯通、外环路西南环线闭合及11条断头路打通工程,完成了金光道、和平路等11条道路提升改造。新增大热电集中供热面积480万平方米,大热电集中清洁供热面积达到总集中供热面积的42.1%,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暖率达到100%。生活垃圾直运二期工程和公厕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工程竣工,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和杨税务垃圾山治理工程扎实推进。静脉产业园、市殡仪馆完成选址。万庄、铁路北、凯发新泉二期3座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调试,主城区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1万吨,可满足未来五年污水处理需求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部完成,主城区清泉地表水厂建成投用,主城区及沿线五县(市)受水区全部切换长江水,主城区日均有效减采地下水10万吨。主城区完成环卫体制改革重心下移,实现主次干道与小街小巷一体化管理。县城建设得到加强,大厂县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,文安县等7个县城被评为省级文明城。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,104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。着力推动区域协同。与通州区、武清区共同签署“通武廊”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共同组建了10个基础教育协同共同体,开发了3条旅游精品线路,实现了区域气象数据信息共享,首批“通武廊”人才服务绿卡正式颁发。北京亦庄·永清高新区等7个园区和载体项目被“京津冀三地协同办”列入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。深化京津廊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,共同推进大运河保护和生态建设,“平三蓟”京津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。
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。坚定不移去产能。做到讲政治停产能,在市场价格跳跃回升形势下,落实上级要求不动摇不含糊,通过“政府推动、企业主体、市场运作、政策支持”的市场化模式,整体退出2家钢铁企业,消化产能1000万吨,得到省委、省政府的充分肯定。做到强环保去产能,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治理工业企业污染要求,全市“散乱污”企业治理12003家,关停取缔数量达到86.2%,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27.3%。做到求效益去产能,加大传统优势产业整合提升力度,文安县近3000家胶合板生产企业整合保留200多家,5家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;大城县绝热节能材料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,年产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%以上;霸州市下游近800家涉钢企业加快转型,产业链末端2700余家“散乱污”企业完成治理。扎实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,调减籽粒玉米、棉花、油料种植面积29.5万亩,新建高端设施蔬菜32万亩;新增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3家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,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首位。聚焦重点增动能。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完成772.4亿元,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.8%;实施技改项目590项,列入省千项计划76项,固安县成功争列首批省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。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,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.2%,创历史新高;华为云计算中心三期、京津冀大数据应用展示体验中心建成投产,第六代AMOLED项目开始安装设备,中国中冶总部基地正式运营,香河通航产业园已完成民航局场址批复。优化项目投资结构,在实施的33项省重点项目和100项市重点项目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分别达到51.5%和36%,11项新开工省重点项目,完成投资265亿元,投资到位率338%,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7.6个百分点。推进创新添势能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、企业创新能力、协同创新能力,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37家、科技小巨人企业77家、高新技术企业126家;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,居全省第1位,新认定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1家;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4亿元,同比增长13.8%,专利申请量达到6292件,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7.3∶44.2∶48.5调整到6.5∶43.8∶49.7,三产占比居全省第2位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20亿元,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4.2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%;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2.7亿元,同比增长33.2%。“大智移云”产业首位度持续提升,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及增速、实现利润、上缴税金均居全省首位。
空气质量得到新提升。坚持科学治霾,持续深化与PM2.5专家组合作,成立由院士牵头的智慧环境生态研究院,建立完善空气质量监控大数据平台。推进环保工作重心下移,147个乡镇(街道)、园区全部设立环保所,90个乡镇全部设立空气质量监测站,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监测全覆盖。在市主城区建立联防联控协调联动机制,有效解决了三区和市直部门各自为战、合力不强的问题。完成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。持续开展“利剑斩污”执法行动,检查各类企业3.4万家次,行政处罚金额1.25亿元,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。强化精准治标,建立严格的文明施工监管机制,对主城区135个建筑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系统,全面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“七个100%”。针对不同季节及主次路段实时状况,科学制定路面湿扫、洒水及雾炮作业方案,扬尘治理达标率达到100%。对拆迁垃圾实行限时、限路、限车,交警、综合执法局全程跟踪监管的清运模式。大力整治露天烧烤,基本实现市区无露天烧烤摊点,无店外摆桌经营。加强祭祀品焚烧管控、秸秆禁烧,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秸秆综合利用。市政府出台《廊坊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》,强化禁放管控的法制保障。推进深入治本,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、交通结构不断优化。在农村完成61.4万户“气代煤”、8.1万户“电代煤”工程,占到全省近三分之一,基本实现农村地区散煤清零目标。提标改造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76台,淘汰改造35蒸吨以下燃煤供热锅炉194台,彻底取缔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4175台。全面完成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,并建立起防反弹常态机制,环保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散乱污”整治暨秋冬季攻坚阶段总结现场会在我市召开。省定158家涉VOCs排放企业得到全面治理。主城区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00辆,对运营卡车实施证卡管理、错峰通行、卡点分流。恢复和改造提升湿地1.45万亩,植树造林26.1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30.66%。2017年,全市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国控城市中倒排第13位,稳定退出“倒排前十”的基础进一步夯实。PM2.5年浓度为60μg/m3,超额完成年度62μg/m3的目标。在全省142个县(市、区)空气质量排名中,我市9个县(市、区)进入前20名。特别是第四季度,全市PM2.5平均浓度为54μg/m3,同比下降45.45%,浓度和削减率在“2+26”城市中分别正排第2和第3位,优良天数增加了21天,空气质量达到近年同期最好水平。人民群众明显感觉到天更蓝了、空气更清新了,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了。
营商环境得到新优化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,实施国家级试点19项、省级试点30项,充分发挥试点在改革全局中的示范带动作用。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,形成园区共建模式创新、土地弹性出让制度改革等16项改革成果;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扎实推进,开发区改革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7项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。规范组建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,市级划转承接审批事项169项,审批人员由240多人减至70人,压减审批环节77项,推出当日办结事项54项、企业登记便利化26条等改革措施,平均提高审批效率68%;衔接落实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2项,全面实行“三十八证合一”,在全省率先实施跨部门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联合抽查,积极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”在线审批模式,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有了新提升。做优做大开放平台,“5·18”经洽会在场馆建设、会务组织、布展方式等方面按照省委、省政府要求实现了“革命性变化”;“9·26”农交会市场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水平实现新突破;首次承办全国第二十七届图书交易博览会,展位数量、观展人数、销售金额创历届之最。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,华夏幸福、宏泰发展等企业在印尼、德国等国家建设产业新城和创新中心。廊坊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,将成为我市开放度和自由度最高的开放平台。不断优化服务环境,积极开展企业帮扶,制定《关于强化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实施方案》,建立领导分包服务、银企对接等联系服务机制,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163个问题;开展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,实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、规范政务运行等八项重点攻坚,企业反映普遍、社会影响较大的222个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办结。全市新增市场主体6.4万户,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2万户,增长19%。
群众获得感有了新增强。全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达到470.6亿元,同比增长11.9%,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0%。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。从最困难、最弱势的群众做起,全面提高城乡低保、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、孤儿救助、低保家庭高中生补助6项社会救助标准,分别达到全省最高标准,其中3项与北京持平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平均达到123元,为全省最高。支出就业补助资金1.54亿元,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.6万个。在市级层面对2304个支出性贫困户、6113名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,并出台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,开展健康、助残、教育、危房改造、社保兜底、产业和就业脱贫扶贫攻坚行动;对口帮扶张家口5个深度贫困县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加快补齐教育卫生文化短板。全市启动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62所,完成23所、新增学位1.8万个,改善义务教育学校252所,建设标准化学校140个,补充教师2256名。顺利实施12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,取消药品加成,药价平均降低12.7%。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00个,城市社区和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5%和80%以上。市体育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。全力保障社会安全稳定。进一步夯实安全监管基础,在市安委会20个成员单位分别设立安监科室;在全市147个乡镇(街道)、园区分别设立安监站;在市、县城市建设系统建立专门机构,专人专职负责“气代煤”质量监管;进一步明确了乡级安全监管机构,在农村规范组建了安全监管员和安全协管员队伍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治理行动,工矿商贸领域事故发生起数、死亡人数均比2016年降低42.9%,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;市安监局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。集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“问题楼盘”化解率达到90.63%,全市违法占用耕地整改率达到98%,“一区三边”违法建设整治完成98%。为有效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、保障“煤替代”工程质量安全、冬季取暖用气保障、军队退役人员政策落实,坚持问题导向,分别成立工作专班,实行独立办公,及时解决各类问题,收到明显阶段性成效。强力推进“京畿平安示范区”建设,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、传销、互联网金融诈骗等专项活动,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、暑期安保等重大安保任务。我市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“长安杯”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、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、河北省双拥模范城、河北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人民防空、史志档案、气象地震、地理信息、援藏援疆、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