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务教育
中考前应保持“适度紧张”
距离中考开战还有两天,这时“临时抱佛脚”也许有用,更重要的是调整好“状态”应战!什么样的状态最重要?高度紧张不行,过于放松也会“手生”,“适度紧张”最有利于发挥,心理调适方法因人而异,但要避免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。
化解压力 带着良好心态投入战斗
根据多数考生的反映,考前的一两天是最难熬的日子。到最后关头,学生们的心态往往都是很急的,恨不得突然得到什么秘方,一飞冲天,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。市第六中学物理老师欧阳华表示:“中考不是一日之功,如果你过去三年都没有把功夫做到家,期望最后几天来创造奇迹,这是很难的,对别人也不公平。这个时候需要同学们冷静下来,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真正现实的目标。目标可以分为最低目标、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。最低目标就是保证自己能在中考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现在的水平;中级目标是取得合理的进步,让自己的成绩上一个台阶;最高目标就是在进步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点运气。”
最后两天时间里,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过度紧张不好,于是会鼓励学生去“放松”,但这时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,出现过度放松,和学习有关的一概不理,疯玩两天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,作为一种应急机制,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,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、大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,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,因突然失去对象物,反倒不适应。欧阳老师建议同学们,要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,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,以求“退一步,进两步”的效果。过分紧张是一个极端,完全放松又是另一个极端,两者都不可取,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紧张,化解压力,带着良好心态投入战斗,成功的考生大多是以这种状态迎接人生大考的。
适度紧张有好处
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:平时自己受到意外惊吓时,你的心是不是会有些提起来。提起来就是紧张的表现。从考试的角度来说,考前的适度紧此外,有三种好处:1、适度的紧张能使考生保持学习的警觉性,保持注意力的集中。它使考生具有一种明确的考试意识,考生会因此而珍惜每一分钟,提高学习效率。紧张还能提示考生面临的考试目标,使考生知道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安排。2、适度紧张会调动身体的能量,使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。在紧张的时候,人的精力和体力比平时要强。在非常时刻,有些人会使出平时难以想象的力量完成任务。紧张时人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,有助于人战胜困难。3、适度紧张还有助于保持大脑足够的兴奋性。平时,考生在学习中难免会有抑制的时候,容易疲倦。但在紧张的时候,就会兴奋,因而促进大脑提高工作效率。
那么如何保持适度紧张?首先要调节生物钟,进入全真模拟状态是很有效的方法。在考前应当按照高考的时间表调整作息时间,改变复习期间的“夜猫子”生活习惯,这样到中考时才能适应考试时间,保证精力充沛。不要熬夜也不等于过早睡觉,特别是对于不习惯早睡的同学反而会因此受到负面的影响。比如有的考生前一天晚上8时就上床躺下了,可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,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失眠了,越是紧张越睡不着。其次可以积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愉快沟通。与别人交流有助于宣泄和舒缓自己的情绪。还要关注社会热点,一起谈谈课本以外的话题,这样可以开阔思路、激发灵感,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。
考前冲刺策略
最后冲刺阶段,不同学习水平的考生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,总体原则是要量力而行,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。成绩较好的同学基础知识非常扎实,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,冲刺阶段的复习,要保持平稳的心态、系统化复习各科知识点,对知识结构进行查漏补缺,稳扎稳打消灭各科错题。同时,一定要注意在习题训练中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,做到卷面整洁和字迹工整。此外,要尽可能避免因为细节而丢分的现象发生,比如粗心导致的抄错数字等。中考试卷的安排虽然说是从易到难,但是因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同,在做题的时候或许会有一种忽难忽易的感觉,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要慌张,要稳定自己的情绪,一定要允许自己有所失误,力求将会做的题目做对就是中考的胜利,切不可在考场上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。
成绩一般的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正常发挥就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。考前需要将一些公式、定理再进一步强化,将各科知识点归纳系统起来,做到体系化复习,并且要在各种习题训练中培养良好的答题状态,尽可能地多得分,特别是一些拿不准的题目,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去解答,争取赢得采分点。或许因为自己答题的状态比较好,成绩会有大幅度的提高。
而成绩较差说明基础知识依然存在漏洞,自己会做的题目也经常失分。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再仔细,基础题一定要抓住,尽量不失分,并且要注意总结和归纳,做过的同类型或同一考查点的题目尽量不再出错。审题非常重要,要弄清楚题目所问的范围,抓住重点词语回答。复习备考时,考生要注意不同学科答题有不同规律。比如政治要条理要清晰,关键性词语放在前面;历史不论是原因、作用、影响或者启示,都要从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来回答,然后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和其他方面加以补充;地理要记住每一节的大纲,然后再结合问题组织答案;而物理17分的实验探究题,要从原理、设计、步骤、实验评价等多方面综合考量,细心审题,做到零失分。